王军:仰望星空的人 也在被人仰望
作者:郝新华 王丽英
2013年3月19日,身为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的王军出任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在此之前,王军担任财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主管会计司、税政司、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8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财会第一管家”,2010年因突出贡献荣获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授予的“特殊贡献奖”。
王军主管我国会计工作这几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业内如何评价?本期我们带您“走近”王军,看看这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会计歌者。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功不可没
通过王军在财政部的经历可以看出,他与会计管理工作渊源深厚。在会计准则代替会计制度的过程中,王军既是亲历者,也是设计者。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是年8月4日,在第一期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培训班上,王军首次就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解读。
王军认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与行业会计制度及其有关专业核算办法等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又创造了一个既坚持中国特色又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建立了一个既能让国人认可、又能使国际认同的准则趋同平台。“趋同是进步,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一个过程;趋同是一种互动。这四项会计国际趋同的基本主张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及其国际趋同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是我们坚持原则、积极趋同、参与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与平台。”王军旗帜鲜明地指出国际趋同的四项原则。
通过谈判,2007年12月,中国内地与香港实现企业会计准则等效;2008年1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备忘录,确定了持续趋同工作机制;自2012年1月1日起,中国与欧盟实现企业会计准则等效……
在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胡勇看来,王军在《企业会计准则》制定和国际趋同过程中功不可没。“《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是中国会计实务和国际会计全面接轨的标志,提得多高都不为过。”
胡勇认为,适应于中国的国情建立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对于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起到了很好的参照作用。
与胡勇的观点类似,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北京主管合伙人吴卫军也表示,在中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层面,王军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介绍,2006年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这里的“趋同”并非完全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而是原则上执行。
“王军支持建立全球化的会计准则,但坚持原则趋同,求同存异,不是简单地‘朝令夕改’。”吴卫军介绍,这就意味着,企业会计准则既实现了国际趋同,同时又能够适合中国国情。全面趋同,又有一定的准则差异,适应中国现状,中国就有准则执行的自主权。同时,中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也得到了IASB的支持,世界银行对此高度赞扬,中国成为推进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典范,受到广泛关注。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连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意味着中国会计有了与世界主要市场经济体一样的通用规则,中国会计信息再也不会让国际上“看不懂”了!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金融危机不期而至。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理论与实务界中充满着对公允价值的质疑。对此,王军提出,要坚持、把握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并保持准则执行的高效。他把公允价值比作“温度计”,并举例子称,身体生病了,不能去怪温度计。
培养会计领军人才·善莫大焉张连起在跟本报记者谈起王军时,表示有很多话要说。“过去十年的会计行业和其他事业不太一样。有的事情,人们能想到但没做到。王军是既想到也能做到。这其中的头雁工程,也就是后来的会计领军人才工程必须要说一说。”
张连起介绍,如果将中国会计人比成群雁,领军人才无疑就是领头雁!
2005年8月,一个“中国会计千人计划”在位于北京三里河的财政部大楼内酝酿成熟。
给这个中国会计第一战略起个什么响亮名字呢?当时有人认为叫“领军人才工程”是不是过大,在这个问题上,王军力排众议,就叫“领军人才”!于是,人们记住了这张闪光的“会计名片”。
2005年9月1日,被称为“头雁工程”的中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正式启动。
“你们有把握在领军人才培训班中培养出高端会计人才吗?你的信心从哪儿来?”有人如此询问王军。
“靠机制!”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的王军就在深圳一个名叫“大水坑”的地方,办起了至今仍让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会计小黄埔”。
对于办学培训,王军在财政部分管干部教育中心时,就曾主抓过分级别干部岗位培训。那时候他就发现,越是高端人才培训,越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847人,这是截至2012年底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的学员总人数,分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和学术类四类。
张连起认为,“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推出,善莫大焉!”他认为,会计领军人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工程。
“王军是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设计师、工程师,他亲自设计、亲自‘施工’,每一件工作都亲力亲为,领军人才培养课程的安排、每一次课程结束后的讲座,他都花费了巨大心血。”张连起感触颇深。
“引进来”“走出去”·开放胸怀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等领域,王军在任期间做了很多工作,让我国会计行业走在“改革开放”的路上。
2007年,王军就提出,注册会计师行业要紧紧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积极探索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出去”的途径和通道。以中国企业“走出去”为契机带动行业“走出去”;以行业“走出去”提升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能力。
吴卫军介绍,王军在支持中国会计走向国际、参加国际交往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促进企业会计准则实现国际接轨、国际趋同;支持国际会计人才流动,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派驻专家,推荐张卫国担任IASB理事,增加了中国在会计准则体系和金融监管中的发言权;鼓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发展;等等。
吴卫军表示,王军支持“四大”的发展,并肯定“四大”在中国的成绩,包括普华永道在内的“四大”为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国会计师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认为很多中国本土企业借助普华永道等会计师事务所的帮助与支持迈入国际资本市场。
王军要求,注会行业要紧紧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积极探索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出去”的途径和通道。
“由于中国经济尚未经历过大的起伏,因此,对于大部分中国注册会计师而言,还无法理解会计行业真正的复杂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更需要持开放的态度向国际学习。”王军说。王军同时指出,在对国际所进入中国的开放态度以及同时鼓励本土所走出国门开拓业务方面,财政部一贯秉承支持的立场,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王军还提出,中国应当加强同国际知名会计组织,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协调与沟通,从而争取能够加强中国会计界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的声音。
而在张连起眼里,近十年来,中国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区域性会计审计职业组织和众多国家及地区的会计审计职业团体建立起了经常性沟通联络和对话合作机制,逐步实现了由学习模仿到建言引导、由技术探讨到工作介入、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由单边借鉴到共同推动的转变,中国会计的国际话语权、影响力前所未有,中国会计赢得的尊重与重视前所未有。
目前,上世纪90年代陆续进入我国的“四大”已经全面完成了本土化转制,成为名符其实的本土所。另外,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有70家事务所在香港或其他境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成员机构或联系机构90家;49家具有证券资格的事务所在香港或其他境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成员机构或联系机构设立64家。
在张连起看来,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王军有关。
“四四工作法”·宝贵财富
在王军的带领下,中国注会行业的党建工作已经成为一面旗帜。
张连起介绍,注册会计师行业已经成为新社会组织党建的样板。从自发探索到2009年开始在中央高度重视下阔步前行,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工作初步形成了“杠杆化的行业党建工作体系”,即以行业党建体制为“支点”,以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形成网络等活动主题为“杠杆”,以抓关键、定目标、明责任、促结合、强基层等工作措施为“着力点”,全面“撬起”点多、线长、面广的行业党建工作。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成效,年年都有新突破。王军亲自设计了唱“四部曲”(体制、机制、制度、网络)、抓“四关键”(关键环节、关键人物、关键手段、关键时点)、用“四一制”(“一竿子到底”全员培训,“一大批典型”示范引路,“一系列载体”凝心聚力,“一揽子措施”鼓劲加压)、搞“四结合”(政治活动与党的建设相结合,政治活动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贯彻与创新相结合,面上与重点相结合)的“四四工作法”。
胡勇称,王军作为分管部长,担任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业党委书记,选择事务所作为党建工作联系点,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为着力点,以点带面,将行业党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以党建促发展,将党建和业务紧密地结合。在抓党建工作的同时,审时度势,密集推出了多项对于国内事务所指导性的政策和措施,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王军提出,我国在2020年或稍后一点时间步入世界会计强国之列,在国际会计审计标准制定、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人才、中国会计管理模式、会计学术研究、提升中国会计精神等方面有中国特点及国际影响力。
用文化承载会计强国梦·前所未有
2012年3月,王军在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会计强国的目标,这对我国会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张连起称,王军提出并助推中国会计强国梦的实现。
在张连起看来,王军主管会计工作这十年,至少有两个“前所未有”,一是会计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推进的前所未有;二是以会计人才建设为导引的全面可持续的中国“会计强国梦”行动前所未有。
他认为,王军提出会计强国的目标,是一代代会计人的夙愿与期盼。“会计强国梦”是会计人的梦想,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强国梦和会计人的意愿融汇,会计强国梦又和“中国梦”统一起来。会计人的职业生涯进步、行业发展的共同意志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这就是会计强国梦。
张连起介绍,从会计大国迈向会计强国,会计文化无疑是其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元素。他表示,王军就非常重视会计文化。
谦谦君子传递正能量·敏而好学
吴卫军表示,王军认真学习的态度尤其值得赞赏。吴卫军向记者介绍了王军于2012年3月会见普华永道高级顾问时的情况。
在会见时,王军表现出了对公允价值的特别关注,并提出,“面临共同灾难时应该如何应用公允价值会计是值得深刻思考的。”
就金融危机而言,普华永道这位高级顾问经常研究和引用出版于1885年的专著——《乡镇银行实务指南》中的内容。当天,他又向王军引用了该书中的观点:“金融危机是重复发生的,其本质具有一致性”,并提及该观点的出处。王军当即询问对方是否可以提供这一专著,同时提出是否可以推荐一份就此次金融危机研究最为透彻的专著。这位高级顾问向王军推荐了《大而不倒》一书及一部纪录片《内幕交易》。在会见之后,普华永道高级顾问还特意委托吴卫军向王军转呈已经不再刊行很多年了的《乡镇银行实务指南》一书。
吴卫军说,王军不仅善于学习,待人接物也谦虚谨慎,很有礼貌。无论是在国际场合还是在国内的大型会议上,王军都是谦谦君子的形象。
本报短评
铭记:向“歌手”致敬
在记者眼中,王军是个歌手,是个为会计而歌的歌者。
他的保留曲目不是《北方的狼》、也不是《夜夜夜夜》,而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会计领军人才、是会计强国……
限于篇幅,我们不能对王军在其领导岗位上所作的贡献一一道尽,不过未曾详述的下列事情同样值得铭记:引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落地;推进了XBRL在中国的发展;在注会考试出现泄题事件之后,提出全面机考改革,体现了其危机管理的魄力……
《我是歌手》节目向齐秦致敬。笔者以为,作为会计人,我们也应向王军致敬。应该说,王军在主管会计工作时唯一没有看到的一件事,就是会计强国。所以,笔者以为,向王军致敬的最好方式就是早日跻身会计强国行列。
王军说,“仰望就是追求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还是应该自觉仰望。”他一直在“仰望”。今天,仰望星空的人,也在被人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