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政策落实、财政审计、民生审计
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通过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摸清真实情况、揭示风险隐患、反映突出问题和体制机制性障碍,并推动及时有效解决,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和重要保障。
——2014年12月25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强调
核心关注
持续组织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把财政审计的着力点放到促进提高公共资金绩效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力的需要。
2015年政策扫描
◆加大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
◆促进盘活存量,重点关注各级财政资金该投未投、该用未用、使用绩效低下等问题
◆对涉及面广、资金量大、落实难度大的水利、铁路、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对全国审计机关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全面审计
◆加大对最低生活保障、“三农”、教育、医疗、扶贫、救灾、就业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
◆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
◆继续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情况进行审计,关注相关政策落实、矿业权管理、资金征管等情况
◆安排重点商业银行贷款跟踪审计和金融机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安排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驻外经营性机构审计、驻外非经营性机构(含对外援助)审计
◆继续开展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和农林水专项资金审计
◆组织对部分高速公路进行审计
◆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政策点评
2014年的审计工作一直受到所有人的关注,2014年1至11月,全国审计近10万个单位,提交审计报告和信息18万多篇,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400多亿元,移送违法违纪案件线索2300多件,审计了土地、彩票资金、财政存量资金和重大政策落实。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强化审计的保障和监督作用、健全审计工作的保障机制作出了具体规定。
从2015年开始,自然资源的审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以及金融机构审计等都会陆续展开,这是一个令民众拭目以待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