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舞台上的"龙图腾"
近日,财政部会计司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向全行业征求意见,其中“代表财政部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反馈中国的意见”的表述,让行业上下看到中国会计行业在国际会计舞台上的自信。
中国自2005年开始实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身影、中国声音出现在国际会计的大舞台上。伴随着中国会计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中国逐渐成为国际会计组织中的“活跃成员”,从一个摸索前行的“学习者”成为值得其他国家参考借鉴的经验“分享者”。
大步前行:中国经验备受推崇
“趋同只是第一步,我们的目标是等效。等效不是完全等同,而是一个过程”。这是中国的声音,也是中国的态度。
中国自2005年开始实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战略。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正式在上市公司执行,这也让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2007年12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签署了内地准则与香港准则等效的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地准则的等效;2008年年底,欧盟委员会决定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这是国际资本市场首次正式接受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这些都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化之路上的硕果,而这些硕果的背后是许多个不眠之夜、是一次次谈判桌上的博弈,也正是这些背后的努力,成就了中国会计行业今天的国际地位。
财政部会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充分认识到,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及趋同工作的关键是执行,经过多年的跟踪分析,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持续平稳有效实施,得到了包括IASB、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特别是世界银行在其对中国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评估报告中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典范。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戴维·泰迪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上充分肯定了中国的成绩,他指出,“在迈出从过去规则导向到现在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原则导向的重要一步之后,中国会计准则不断地与国际准则趋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展现风采:中国会计人走上国际舞台
现在,中国在国际会计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从国际趋同中得到了益处。中国财政部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的合作为整个亚洲地区带来了重要影响。会计不再仅仅是欧盟或者美国人的领地,中国的会计精英也进入了这个国际领域,中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CFO李飞龙,在2007年-2011年11月期间担任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2010年被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委任为国际准则解释委员会委员。
越来越多像李飞龙这样的优秀中国会计人才加入到国际会计组织中。据了解,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推荐行业代表在国际及区域会计职业组织任职累计推荐任职代表21人。这标志着我国会计精英已全面进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机构各个层面,也表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及其国际趋同的认可和肯定。
李飞龙告诉记者,作为解释委员会的委员,既要求自身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巧,也要发挥好“桥梁”作用。
一方面要建立一个中国政府部门、企业界和学术界可以畅所欲言的沟通平台,积极了解中国企业关注的会计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向解释委员会反馈意见,扩大中国对国际准则制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增长,中国将会拥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也会有更多的国际会计标准打上“中国”的烙印。相信在多方的努力和配合下,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等效进程必将稳步持续推进。
彰显力量:国际会计变革中的中国声音
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全球会计变革的又一次浪潮,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成为一个大趋势。这就需要中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会计人,积极行动起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中去。
近年来,我国会计审计准则的建设实施和国际趋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此基础上,我国积极参与相关国际会计组织的有关工作,不断发出“中国声音”。
为更好把握中国会计学术国际化的机遇,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杨雄胜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他认为,我国应该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战略,把中国会计的亮点系统推荐给世界同行;并同时引进国际先进或探索性的制度和做法,向研究者提供必要资源支持,打造中国会计学术品牌等。
据了解,IASB基金会建议I鄄ASB更积极地与学术界合作。这也是中国会计学术界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服务的一次机遇。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指出,在上述领域的研究中,学术界将大有作为,研究方法也要百花齐放。“应该把握住这样的机遇,研究能够推陈出新的领域,包括概念框架修订的核心问题、准则影响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和会计职能的转变等一系列环节。”黄世忠说。
当然,不仅是学术界,在中国会计实务界,特别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中国声音”同样响亮。2014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毓圭入选“世界会计最具影响力50人”,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标志。
据了解,由中注协派出和推荐在国际及区域性会计职业组织中任职的人数已达7人,中国已成为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重要成员。目前,我国已有70多家事务所在香港或其他境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成员机构或联系机构。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田波表示,人才国际化以及事务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意味着整个会计行业国际化进程提速。如今,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力也越来越强,希望在未来,可以把中国会计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全球市场的各个角落。